老农轻信传言,花期不敢浇水不敢用药,结果导致枣树大量减产
信息发布者:
王金花 2019-06-10 12:59:59 转载
2019-06-09 21:26:29三农牛大叔
在北方,冬枣是一种很多见的果子,它的耐寒性特别好,就算当地的气温低到零下十几二十度,也是可以安然越冬的。不仅如此,由于那些地方的低温天比较多,更容易满足枣树的需冷量,所以相比于南方栽种的品种而言,产量往往会更高,品质也更好一些。
正因为如此,目前冬枣的主要产地,也多集中于那些地方。山东的老孟,就是一位栽了多年枣树的老果农,如今他管理着几十亩的枣园,每年赚的钱比同村人在外打工的两倍还要多。老孟种出来的枣子,不但个头很大,而且味道也非常好,由于品质比别家高出一大截,所以商贩们就更愿意来收购他的,故而在出售这一块,老孟是从来也不用费心的。
不过就拿老孟的话来说,他有今时的成功,也是不容易的。想当年,他也没有太多的种枣经验,也算是吃过了不少的亏。尤其是九年前的那一次,更是让他直到今日都记忆如新。那一年枣树的花期内,遇到了很少见的干旱,老孟眼见树上的花变得有些焦枯,就想赶紧给它们浇一点水。
可是就在这个时候,却听到了村里有人在传花期不可以浇水,否则的话,花蕾会大量死亡,不利于坐果。对于这种说法,老孟也不知道是不是对的,可是毕竟有许多人在传,他就变得谨慎了起来,于是就放弃了浇水,生怕真如大家所说,一浇水花就死得快。
可是他却不知道,这种传言虽然说的人比较多,却并没有什么依据,只不过是一些人的胡乱推测而已。就这样,由于老孟没有及时地给这些树浇上水,导致许多花朵因为水分的供应不济而变焦变枯,也就是出现了俗称的焦花现象。一旦出现这种情况,就会直接导致当年的坐果大减,所以那一年,老孟的枣园出现了严重的减产。
事实上,导致枣子减产的原因还不止这一个,同样是那段时间,老孟发现他的枣园里面出现了很多的害虫,其实这也不奇怪,一般干旱的时候,这些虫子就会特别地多。老孟本想赶紧用药,可偏偏就在此时,又听到许多人说花期也不能用药,信以为真的他就放弃了使用药剂,结果显然是可以预期的,本就遭受旱害的枣树,又发生了比较严重的虫害。
正是这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,导致老孟的枣园出现了几年以来最为严重的减产。一时间,受到极大打击的他头一次对种枣树感到失望,倘若再出现几次这样的情况,恐怕他几年来的辛苦就要全部白费了。不过老孟也不甘心,他突然想到自己的发小老黄如今正在县里的农业站里工作,自己遇到的这些问题,或许问一问他就能够解决了。
抱着这个想法,老孟就特意去了一趟县里,找到了发小老黄。听了他的诉说之后,对方马上就严正地指责起来,老黄对他说,问题就出在他轻信了那些传言。其实在花期内,并不是不能用药,也不是不能浇水,只不过要控制好量。适度地用药并不会产生所谓的药害,而适当地浇水也不至于让花蕾死去。
听了发小的一顿数落,老孟这才后悔不矣。其实当时他听到这些传言的时候,就是将信将疑,可是架不住很多人都这么说,最终还是选择了相信。现在看来,倘若自己当时就坚持那份疑虑,找一些懂的人去问问,比如来县里问问老黄,恐怕就不会出现这样严重的减产了。
不过知晓原由之后,老孟反倒变得轻松起来,之前对种枣的失望之意,也全部都消散了。偏巧第二年,当地又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旱情,这一次,老孟才没有轻信那些传言,他该浇水还是浇水,该用药还是用药,结果正如他所想,坐果变得正常起来,那一年的产量,比起之前的正常年份,也相差不多。
点赞
0
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相关热词搜索:
声明
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